技術運用導覽
1985 至1994年間,正當Novell網路以及各家以UNIX為作業系統的硬體廠商蓬勃發展,譜迅公司為客戶選擇了以Unix系統為應用系統平台,以COBOL或Informix 4GL為主要開發工具,資料庫則用ISAM及Informix。譜迅的抉擇,讓客戶的投資得以有所保障,並且在當時大環境雖無Internet的機制,客戶對遠端連線的需求,仍能滿足。
1995年後,因應使用者介面環境的大改變(視窗化),以及企業資訊小型化(downsizing)的趨勢。譜迅公司選擇了企業級的開發工具Sybase PowerBuilder,並且發展了 CSF Developer (Client Server Frameworks),當時就以物件導向的繼承技術,運用於應用軟體的開發。資料庫的運用除原有的Informix外,也同時加入Sybase、 Oracle、Microsoft公司所提供的關聯性資料庫。
2001 年後,由於企業的全球化趨勢,以及虛擬工廠、虛擬商店的不斷發展,仰賴Internet及Intranet來達成企業B2B的需要,已是既定的事實。此時 更艱深、更廣泛的資訊技術運用,更是考驗一家軟體公司是否能夠步上時代潮流的一項大考驗。譜迅公司再開發了一套應用系統發展的模版工具NTF eDeveloper (n-Tiers Frameworks)。作為應用系統的開發標準,讓客戶能夠輕鬆套用此模版,便能開發高品質的應用系統。我們繼續沿用Sybase PowerBuiler以物件導向的繼承技術,讓客戶在Middle Ware發展其商用處理的作業,當然MiddleWare的底層是遵循Java環境的各項標準。此時我們的客戶們,在資料庫的使用上幾乎全部移植到 Sybase或Oracle的資料庫。而Middleware的平台選用,也以Sybase Enterprise Application Server、Bea Weblogic及IBM Websphere居多。
早期使用的EDI,雖然解決了資料交換的問題。但是它對資料往來的對象,有絕對的限制,而且無法即時得到需要的資料,當對方資料有異動、我是交換的資料內容有變動時,雙方的調整更是耗時耗力。Web Service 的運用,完全解決了上述的缺點,而且將B2B以及B2C的互動行為結合得更為密切。例如(一),T通路商經銷M廠商代理進口的M牌各系列手機。M商在自己的ERP系統中,只要呼叫T商預先設計好的Web Service元件,便可即時得知M牌各系列手機在每一個賣場的庫存,以及各期間的銷售狀況了。例如(二),某甲將手機送至T通路商送修,T商將手機送至M商的維修中心。某甲可由T商的維修進度網站進入查詢維修狀況與進度,因為T商的網站系統中,呼叫了M商所設計的Web Service 元件,所以M商的系統提供了某甲送修的各階段狀況給T商的系統。